前幾日,
一個很資深很厲害的大前輩,
教導後輩的樣子,讓我感到十分的敬佩!

大前輩在教學的過程裡,
對著這個後輩說,
「我們啊!要學會好好說話,用中性的語言說話!才不會讓人受傷!」
「就像,準備用物上還沒準備完全時,
   如果你對著夥伴說『可以麻煩您幫我備個......嗎?』跟『怎麼還沒備......?』、『你為什麼沒有備......?』
   聽的人是不是感受就會差很多?」

我的內心直接被打到了.......
多年的心結,似乎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解答。
不是你真的很糟糕,只是對方人際處理的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
他不僅讓後輩練習著衛生教育,
也在意旁指導旁聽,
這個指導並不是在旁緊迫盯人,
反而是留心聆聽而已。
給後輩與患者有機會建立起良好治療性人際關係,
並增進後輩對醫療的信心。

看著後輩緊張的說著衛教內容,
眼神裡充滿著崇拜又尊敬大前輩的樣子,
忽然又回想到自己以前在臨床的日子裡,
真的是恍如隔世啊!

經過這一段又一段的旅程,
我想,倘若有機會再回到臨床,
我或許不再鋒芒畢露,給別人滿身的尖刺,
而是用柔軟包容了別人的尖銳。

 

醫療日常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生活手札 的頭像
    生活手札

    生活手札

    生活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