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昨天大家沸沸揚揚的討論後,
決定來寫一篇有文獻背景的洗手概要XD
 
一般洗手區分成兩大種,分別是乾洗手跟濕洗手。
濕洗手爭議性比較小,我們後面再來討論。
 
現今市面上充斥著許多不同廠商,不同牌子的乾洗手液,
有沒有實際效果,我其實不太確定,
因為效果與濃度息息相關!
此篇會以乙醇為例。
 
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於2008年介紹醇類,
將其區分成甲醇與乙醇,甲醇就是大家口中的假酒,而乙醇就是我們都熟悉的酒精。
 
甲醇殺菌作用較弱,因此很少被運用於醫療。
75%乙醇之所以成為常見抗菌劑,主要是因為會使病毒的外套膜(蛋白質)變性,及溶解酯類,病毒套膜的酯類成分也會溶解,使用醇類的優點是作用完後可以很快揮發,但會破壞皮膚而使皮膚變粗糙。對親脂性病毒需要濃度較低,對親水性病毒則需高到90%異丙醇才有效果。異丙醇作為消毒劑和防腐的效用略優於乙醇,也較為廉價,但其揮發性較低,洗手所需消耗的時間也比較長。所以不論是75%或異丙醇,都具有一定消毒的效果,但75%乙醇也不是大家想的這麼萬能,例如對於沒有外套膜的病毒或胞子類等,消毒效果就不好,舉凡常見的腸病毒、 炭疽芽孢桿菌、困難梭狀桿菌、疥瘡等等,還是需要靠濕洗手才有功效阿XD
 
濕洗手主要用於手上有明顯髒污或乾洗手無法達到消毒效果時使用。
濕洗手主要靠搓揉,使手上細菌掉落,達到細菌不附著的效果。
濕洗手與乾洗收均有七大口訣:內、外、夾、弓、大、立、腕
每個動作都要搓揉10-15下,每次乾洗手總時間至少大於20~30秒,若不足秒數則需要重新清洗;濕洗手總洗手時間則至少需大於1分鐘,才有達到洗手的效果喔。
 
Post images
 
 
 
其他手術室的刷手,雖然更具有無菌性,但因相對困難,也無法完全做到確實,故不建議大眾使用。
現處於流感及肺炎高峰期,若有進出醫院或住院,大家也要記得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多喝水、多休息喔~
而醫護人員們,請務必確實做到洗手五時機哦~讓我們一起對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吧!
 
若小的有寫錯的地方,就麻煩大家指正了,謝謝~
 
哦~對了,我還是不想寫APA,就饒過我吧XD
如果有夥伴樂意幫我補上,我也會很開心der
 
 
資料來源:
 
 
Li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生活手札 的頭像
    生活手札

    生活手札

    生活手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